狗狗手术多久可以喝水?
在动物手术过程中,麻醉药物会对消化道粘膜产生刺激作用,引起胃肠道蠕动功能降低甚至消失;而胃肠道的蠕动停止后,消化液会不断被消化腔内食物分解,产生的有害物质会不断被机体吸收,从而对肝脏、肾脏等器官造成不利影响[1]。 因此,临床上常通过减少胃肠内容物的堆积来保障手术期间的安全,并促进机体的恢复。 而胃管置入是保证患者术中禁食禁水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临床医师往往更关注术后置管的持续时间,而对置管前的准备和术前评估缺乏充分的认识和研究[2,3]。
为此我们设计了一项研究,探讨手术前给予胃管置管操作及术前评估在预防和减少狗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中的作用与意义——相关数据已发表在《中国兽医科学》上(2022,52(08):789-796)。
一、材料与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收治的可耐受手术的成年家犬48只,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术前进行预置胃管操作及评估;对照组术前不做任何处理。
于术前1 d给所有实验动物禁食12 h。 所有动物均在乙醚吸入诱导全身麻醉下完成下肢手术,分别记录两组动物的禁食时间、术后首次饮水时间和自主饮食时间。
二、结果 实验组的禁食时间及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自主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开始(P<0.01);而两组的麻醉清醒时间无统计学差异(表1)。 三、讨论 本研究中,实验组的禁食时间及术后首次饮水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即预先置管的实验组动物比不预先置管的对照组更容易接受禁食,说明置管能够使动物形成对禁食操作的适应;同时,试验组的自主进食时间与对照组相比也提前了1~2d左右,说明预先置管能够缩短动物进入自主进食的时间。 我们推测这可能是因为:一是胃管置入是一种比较明确的刺激性操作,在多次反复置管的操作过程中,部分犬只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应激性反应或心理依赖感,当再次面临这种刺激时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适应性;二是由于胃管置入是一个相对容易掌握且较为安全的操作方式,多数宠物医院都具备该技术。
本研究的结论对于指导同类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此类相关的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