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狗长得像是什么东西?
“与狗很像”,说明白点就是“半人半兽”的意思嘛! 那可不就是“怪物”吗! 所以从字面意思上来讲,题主的这个问题应该改成—— 跟怪物长得像是什么东西? 这还真的是个令人细思极恐的问题…… 先来看看“怪物”的定义吧!
据我了解,现在普遍认可的对怪物的定义是——“无真实原型而具有超自然能力的奇幻生物”。(感谢 @吴空 的补充) 这特么岂不是说遍天下无敌手了吗? 谁敢保证它没有超自然能力啊? (笑)
不过,按照这个定义,很多我们熟知的物种都被排除在“怪物”之外了,比如吸血鬼、美人鱼、狼人等等……而符合这个定义的“怪物”其实并不多,而且大多出现在神话或者传说中,现实里真要找到这样的“怪物”还真不容易。 那么我们再回到问题本身,“跟狗很像”,这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你看到的这个东西有“似犬形态”;其次,意味着这个“似犬形态”是经过设计或者进化的结果。 如果我说一条狗尾巴里长出了第二只耳朵,那你肯定不认为这是进化导致的。所以很明显,引起“象形”的东西必须不是自然发生的,而是经过人为设计或者变异产生的。
如果是天然形成的形态,不管多么奇怪,我们都只能认定为自然选择的结果。(当然,也许是在自然状态下人工选择的成果。) 但是,如果我是设计师,我可以设计出各种奇特的形状来。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你知道世界上有很多设计很奇的狗嘛? 答案是肯定的,例如日本就有个叫作“Nana-Q”的比赛,参赛的都是一些身体畸形但非常可爱且智商超高的斗牛梗。
这些小狗不但外形独特,而且还身怀绝技呢——他们可以算算数,认字母,甚至还可以自己刷牙!(视频链接在此) 再一个例子就是我们熟悉的史奴比啦! 史努比的原型是1950年所推出的香烟品牌“Chewing Gum”。
这个品牌的创始人是克莱尔·约瑟夫·布鲁克斯(Claire Joseph Brooks),他最初只是想推出一款牙膏,但是后来发现消费者更想买的是薄荷味的口香糖。于是他就改进了配方,做成了一种糖果状的食品,并且取名为“Chew‘n’Spit”. “Spit”的意思是“用唾液溶解”,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口香糖”的意思。 这个词最早的出现时间可以追溯到1623 年,在当时有一个词表示同样的意思——“spit and keep spitting”(不断吐唾沫)。到了1748 年,出现了 “chew and spit"(咀嚼后吐唾沫 )。最后到1921 年,我们才渐渐开始说“chew gum" (嚼口香糖)。
所以,史努比其实是一直都在嚼口香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