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洗澡哆嗦怎么回事?
首先,说明一点,猫是不需要经常洗澡的,因为猫的皮肤结构和人类是不同的。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膜,是有杀菌作用的,天天洗澡只会把这些油膜洗掉,反而达不到清洁的效果。特别是对于一些本身不太爱干净的猫来说,一个月洗一次澡差不多了。当然,如果猫很脏的话,比如刚刚从外面玩回来,或者是去其他动物(比如别的猫、狗)那里玩了,身上有其他的脏东西或者毛发打结,这个时候给猫洗干净是没有问题的。
回到问题来,猫在洗澡的时候出现发抖的情况,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是:猫咪害怕洗澡,所以会出现发抖的情况,这种一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因为人的手和猫咪的爪子大小都是不一样的,而且人体的皮肤对于猫咪而言是陌生的。所以在给猫咪洗澡的时候,它感到害怕也是正常的。这时建议给猫咪用指腹轻抚按摩头部、脖子等地方,让它逐渐适应你的存在,慢慢就不抖了。
第二种可能是:猫咪身体有不适的反应,比如说害怕、紧张、恐惧等等。这些情绪会导致猫咪肾上腺素水平上升,体内神经系统出现抑制的状态,于是就会出现身体颤抖的现象。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猫咪不想理你,或者讨厌你的时候。
猫咪非常害怕水,所以洗澡是非常恐怖的一件事情,所以洗澡的时候猫咪哆嗦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如果洗澡时猫咪出现严重挣扎的情况可以适当停下,给猫咪一些时间适应。另外,还要注意洗澡时间不要过长,防止感冒着凉。
在猫咪逐渐适应洗澡后,还可能存在以下几种哆嗦情况。
猫癣
猫癣是一种真菌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患病宠物皮肤上会长环状的脱发现场,部分发病在足底可能会有倒刺状的增生,部分患病猫会因为继发细菌感染或者皮肤瘙痒而出现局部或者全身皮肤出现抓痕、出血症状,严重感染的猫可能会出现精神不振、厌食等全身症状。治疗需要使用抗真菌的药物并且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病原学检查,评估病情变化情况。
寄生虫感染
体外寄生虫感染常见于跳蚤、蜱虫、螨虫、虱子等寄生虫感染,可引起被毛杂乱无章、脱毛、皮肤红肿、瘙痒等情况,部分猫咪可能会因为皮肤严重瘙痒、抓挠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表现。治疗需要针对性的抗寄生虫治疗,另外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和病原学检查,同时需要注意寄生虫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接触感染的宠物可能会发生交叉感染,治疗期间需要注意隔离。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常见于过敏性皮炎、猫藓、耳螨等疾病,临床症状以皮肤瘙痒、脱发现象为主,少部分猫咪可能会因为抓挠频繁而出现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等情况。治疗需要查找可能的过敏原并且进行针对性治疗,用药方案包括抗过敏、消炎、减数以及营养支持等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