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病毒感染有哪些?

蓝惠美蓝惠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猫疱疹病毒(FHV-1) 引起传染性肝炎,俗称“猫瘟” FHV-1感染各种年龄的猫均可发生。症状为高热、呕吐腹泻、精神食欲差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但是一般预后较差,死亡率高达80%以上,而且感染的猫咪如果康复后体内会有长期的抗体存在,但再次被感染的概率非常高。 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案,主要采取支持治疗,比如补充体液和营养、调节电解质平衡、预防继发感染等等。

猫杯状病毒(FCV) FCV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侵袭猫的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病猫出现口腔溃疡、进食困难、流口水、吞咽困难、口臭等症状。 该病具有自限性,病程一般为7~10天。但是发病期间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会持续很长时间,影响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导致生长发育迟缓、体质消瘦,同时伴有慢性呕吐,特别是禁食期间,常因剧烈频繁呕吐而脱水死亡。

目前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为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如止血、补液、纠正酸中毒和缺氧;注射抗生素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口服维生素类药物;对顽固性呕吐可静脉滴注抑酸剂。

猫病毒性鼻气管炎(RV) RV是猫咪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又称为“猫猫感冒”,临床较常见。 病猫体温升高至40℃左右,食欲下降甚至废绝,精神沉郁,不愿活动,体温下降后精神好转,但食欲恢复不明显,此时若不当心护理,病情会加重。 临床上尚无特效药物,目前多采用支持疗法和对症治疗,如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消毒、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应激因素等,同时补液、补充营养,增强猫咪抵抗力才是重要的。

平恩铭平恩铭优质答主

猫有8种病毒性疾病,其中猫猫瘟(泛白细胞减少症),猫鼻支(鼻气管炎),猫杯状病毒等三种最常见,此三种病毒性传染病是猫必须预防免疫的病种,而猫传染性腹膜炎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其他三种疾病较少发生(在我国尚未发现猫艾滋病)

猫猫瘟:猫猫瘟又名猫泛白细胞减少症、猫传染性肠炎,是由猫瘟病毒引起的猫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不振、呕吐、体温升高、严重腹泻和脱水为特征。该病给养猫业造成严重危害,对未进行免疫预防的猫群发病率达90%,且幼龄猫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老龄猫。

猫鼻支:猫鼻支是一种高度接触性的疾病,被感染的猫会经由打喷嚏、流鼻水、发痒的眼睛、叫声与喷嚏中所带出的飞沫来传染给其他猫。传染途径为经由空气或通过被病毒污染的食物、器具等感染。一般潜伏期为2~17天,有时可能达3周之久。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流鼻液、结膜炎和打喷嚏等。

猫杯状病毒:猫杯状病毒也是猫常见的传染病,发病很像感冒,临床上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低于猫猫瘟。患病症状主要有发热、不食、精神沉郁和流涎,口腔粘膜、足部和趾间出现水泡和溃疡等。

猫传染性腹膜炎:该病是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临床分为湿型(腹腔或胸腔积液)和干型(眼部或其他内脏组织出现肉芽肿)两种,临床上以发热、进行性消瘦、厌食和腹水为特征。

猫艾滋:猫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症,是近年来才发现的疾病,病原体与人类艾滋病的病原体相似,且可以通过手术器械或猫咬等途径在猫群中传播,但不会传染给人类。患病猫初期可能出现发热、消瘦、贫血和厌食等症状,后期可出现神经症状、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肉瘤和间质性肺炎等。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一旦确诊一般均采取安乐死处理。

猫肉瘤:猫淋巴结肉瘤是猫常见的肿瘤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肉眼观察为实质性、多结节的肿物。切面为粉红至灰白色的实性组织,一般不伴有出血或坏死。肿瘤可广泛转移至肺、骨及其他部位。临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一般预后较差。

猫窝咳:临床上也称为卡他性支气管炎,主要是由于细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通过猫的呼吸道进入到支气管当中,从而形成类似于人感冒一样的症状,如咳嗽、流鼻、精神差等,同时由于继发感染的原因,很容易发展成为支气管炎和肺炎。临床治疗可以雾化吸入、消炎止咳为主要疗法。一般预后较好。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