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怎么会得寄生虫?
首先,我们要知道寄生虫是从哪里来的! 虫体通过接触、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到体内。 当然还有一部分寄生虫是卵的形式,需要通过体外寄生昆虫的叮咬传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下面我们来分别看一下不同寄生虫的传染途径。
1.皮肤寄生虫-虱子 如果你的猫猫在外玩耍时经常去草丛或者灌木丛,就有患皮肤寄生虫的可能。 皮肤寄生虫主要寄生在哺乳动物和鸟类等动物的皮肤毛发中。通过直接接触传播。 当猫猫蹭痒的时候可能会把身上的寄生虫磨下来传到身体上,然后进食的时候又带到肚子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预防: 定期给爱宠洗澡,使用宠物专用浴液; 少去草木茂盛的地方,减少蚊虫叮咬的机会; 及时给猫咪驱虫,体内外都可以用驱虫药消除体内外的寄生虫。
2.肠道寄生虫-蛔目 蛔目的寄生虫种类较多,且都能随意运动。因此可通过消化道直接传播。 当猫狗吞食了含有蛔目的寄生虫的虫体后,经过消化道的移动,幼虫在里面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由于蛔目的寄生虫具有钻洞的习性,可钻入胆道或消化道壁的皱褶里并将虫体释放出来,此时虫体的蠕动又会将细菌散播到整个消化道里,从而引发胃肠道炎症反应。 常见的蛔目寄生虫有蛔目异尖科和蛔目寄生虫中的蛔目寄生虫。
(1)蛔目异尖科 主要寄生在消化道内,以摄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来维持生命。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则可诱发寄生虫病。 该科的寄生虫在自然界分布广,且可在各种温度下存活,耐干燥、抗酸碱。但怕高温和杀虫剂。所以高温消毒、阳光暴晒以及采用化学药物杀灭都是有效的灭虫方法。
(2)蛔目寄生虫 主要寄生在消化道内,亦可寄生在胆道或消化道壁的皱褶内。由于其呈蠕虫状,故可在胃肠道内到处游走。若虫体侵入胆道或消化道,则可能导致急性炎症反应及较强烈的毒性反应。
3.肠道寄生虫-绦目 绦目的幼虫阶段生活在消化道里,依靠吸收营养而生长。一旦到达成人期,即可繁殖形成大量的节片,进而发展成较多的成虫。 由于节片中不含消化酶,因而如果摄入的食物不能完全被消化,就可能在胃肠道内积蓄,被细菌感染,产生毒素,造成腹泻。当节片随粪便排出时,若不注意个人卫生,又没有充分洗净双手,就有被传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