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生病了再打疫苗有用吗?
首先,疫苗在科学免疫程序的接种下,是绝对安全的! 所谓的“疫苗副作用”其实都是接种反应,是人体免疫系统对抗外来异物(即病毒或病菌)的反应,这些反应的表现形式被我们误认为“疫苗副作用”了。比如发烧、呕吐腹泻、厌食、精神不好等。但是,这都是正常的免疫过程,疫苗在起保护作用的期间内,绝对不会给受种动物带来任何危害!
相反,如果在接种疫苗过程中,机体不产生应有的免疫应答,反而不利于健康。 其次,疫苗的作用原理是通过激活人体的免疫功能,进而使机体产生抵抗相应传染病的能力。而传染病的感染过程中,首先是病原体侵入宿主细胞并大量繁殖,然后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最后导致免疫反应的发生,从而使病原体死亡或者被消灭,疾病得以控制与治疗。 而疫苗正是通过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抑制病原体在体内的繁殖,起到预防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疫苗发挥作用的过程中,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产生抗体的。
一般来说,疫苗的有效期是根据研制者所做的实验所得出的结果,但实际情况下,动物个体的差异和疫苗接种后的免疫应答水平有所不同,因此并不能完全保证病毒在有效期内感染动物不发生疾病症状。 但是,即使疫苗在有效期过后才起作用,这时候再注射疫苗也不会有什么害处,只是作用相对缓慢而已。而且,在注射疫苗后,只要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就达到了预防疾病的最佳效果,至于抗体是在接种后几天产生,还是几个月产生,其实并没有多大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动物在接种疫苗后感染了该种传染性疾病,虽然疫苗可能没有发挥作用,但机体的免疫细胞已经产生了一定的防御能力,这时疾病通常是自限性的,即经过一段时间,疾病会逐渐缓解甚至痊愈。也就是说,即使接种了疫苗,我们平时也要注意做好消毒等工作,特别是外界环境中的病毒的杀灭,确保卫生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