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报皮怎么回事?

全煜菁全煜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外耳道皮肤与体表的其它部位一样,也可以长出少白头一样的白发来;当这些白发的根部的毛发全脱落后,就会露出凹陷的毛囊口、看上去就像“爆米花”; 如果这些“爆米花”是连续的(图1),就形成我们常说的“耳朵报皮”了 这种情况一般无大碍,只是影响美观,要想去掉的话只能把“爆米花”拔掉,或者等到它自己脱落。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管它,因为它最终也会慢慢萎缩,需要时间较长一点。 还有一种情况引起的“耳朵报皮”,一般是双侧交替发生的,这种更多见于老年人和儿童。

这种因为耳道深部真菌感染引起的外耳炎,常常伴有耳朵痒、疼等情况,有时挖耳屎时还会沾连出黄色或黑色的分泌物,并且这些分泌物常会结成软软痂块。这些真菌如果长期存在,又不加以治疗,很容易发生顽固菌株感染,导致反复耳痛甚至听力下降等严重症状。 出现上述病症应及时去医院就诊以查明原因并尽早治疗。

夔美诗夔美诗优质答主

耳屎,学名耵聍,是正常人耳道内分泌的具有粘性的耵聍腺体分泌物,其主要功能是保护耳道皮肤和阻挡灰尘细菌进入。一般情况下,耳道内分泌的耵聍会因咀嚼等双下颌运动的牵拉,自行排出耳道。耳道前后的压力差或用水洗澡后耳道进水,也可促使耵聍松软后自动脱出。

耳屎分为两型:一是干燥型,大多为金色或琥珀色碎屑;一是湿润型,呈粘稠的深褐色。一般人都有“掏耳朵脏东西”的习惯,其实,医学专家认为,“顺其自然”最好,因为这样做有可能导致中耳炎的发生。

因为耳屎具有屏障和杀菌作用,经常挖耳容易使屏障破坏导致中耳炎。耳屎是一种碱性物质,进入水后可以和细菌发生化学反应,将细菌杀掉,保持耳道清洁。

耳屎是耵聍腺分泌物,耵聍腺分布在皮肤深处,经常挖耳容易使耵聍腺阻塞,使耵聍腺分泌物不能及时排出,越积越多,形成耵聍栓塞,堵塞耳道影响听力。耵聍腺分泌物排出受阻,容易在耳内停留,使细菌繁殖,引起外耳道湿疹和中耳炎。有的人不正确地使用耳勺、发卡等物挖耳,容易引起耳道壁损伤,导致细菌进入毛囊血管,出现外耳道炎和局部淋巴结肿大,耳根部还可能出现肿胀疼痛。如果损伤更重,使鼓膜穿孔,则变为中耳疾患,治疗起来就比较麻烦。

所以,除非耳屎较多堵了外耳道影响听力或出现其他不适,否则无必要去挖。

专家最后指出,如果确实需挖耳,也最好请耳鼻喉科医生用专门工具,千万不能自己使用发卡或火柴棒等物挖。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