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身上的羽虱怎么来的?

欧智辰欧智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这个问题问得真是时候,昨天正好跟同事们讨论了这个问题 就拿来献丑啦~ 首先说一下我们对于“为什么羽虱能在翅膀上存活”的假设: 假设1. 某鸟类在某个时间段内(例如吃食物的时候)只能分泌一层蜡膜覆盖住自己的羽毛,导致羽虱能够钻进去并且存活下来。

假设2. 该鸟类可以同时分泌两层蜡膜(第一层迅速结晶、硬化形成保护层,第二层尚在形成过程中),但是不能连续不断的及时分泌,因此羽虱可以钻入其中并存活下来。

假设3. 该鸟类既可以连续不断及时地分泌两层蜡膜,又可以迅速在翅面上形成厚实的保护层,使羽虱无法进入而死亡。

现在来说一下不同鸟类对三种假设的反应:

甲鸟:身体柔软,会飞,有尾脂腺能分泌油性分泌物。 乙鸟:身体较柔软,会飞,无尾脂腺。 丙鸟:身体僵硬,不会飞,也无尾脂腺。 丁鸟:身体极硬,不能飞翔,无尾脂腺。

甲鸟的反应: 我们取来一只羽毛蓬松的肥母鸡,将其放到一个密闭的盒子内并用放大镜进行检查。果不其然,在鸡毛的缝隙中发现了几只羽虱正在悠闲地爬行或者睡觉;轻轻触碰鸡皮,发现这些寄生虫立刻四处逃散。 不过,它们并没有能够逃出我的手掌心,几分钟后,就用肉眼看见大部分羽虱被鸡皮肤的油脂溶解而死亡。 如果将这些尸体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它们的头部和胸部已经凹陷下去,呈现半腐烂的状态。

经过反复实验,我们发现当手接触皮肤表面时,不论皮肤表面是否有皮脂溢出,羽虱都无法在指甲缝间存活超过5分钟。如果手指不接触到皮肤,而是悬停在空气中间,则羽虱可以存活数小时甚至更久。所以,只要注意手部卫生,勤剪指甲,就不容易把羽虱带入翅中。 为了验证假设,我特地请教了朋友——一位著名的养鸡场老板。他告诉我,其实家鸡的皮肤表面并不光滑,有很多皱褶,尤其是脚趾下面。这就是说,在羽虱从卵中孵化出来以后,它们的第一次着陆点并不是一片光滑的羽翼,而是在脚趾下面那厚厚的茧状鳞片上。这对于羽虱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如果没有及时爬到身上其他部位并得到保护,它们很快就会脱水而死。

乙鸟的反应: 在研究乙鸟的反应时,我有点为难,因为实验室里没有乙鸟。最后找了只鸽子来代替。同样地将鸽子放入密闭盒子里用放大镜检查,果不其然,在柔软的鸽羽中发现了十几只羽虱正在悠闲地爬行或者是沉睡。轻轻触摸羽毛,所有羽虱都迅速逃跑。将死掉的羽虱放到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它们已经彻底腐烂。 重复以上实验,我们发现只要不是直接用手碰触鸽翼,哪怕是沾上一点点水,羽虱也无法在上面存活。

丙鸟的反应: 在研究丙鸟反应时,恰巧家里那只刚孵化的珍珠鸟不知为何飞到窗外灌木丛中消失不见了。它那身娇体软的羽毛让我一时之间也束手无策,只好作罢。

丁鸟的反应: 我找了只信天翁来做实验。结果非常完美,在它的又宽又厚的鸟翼上,无论什么角度检查,都没有发现羽虱的踪影。相信这是由于它身体坚硬,羽虱不容易附着;另外,它不能飞,羽虱失去了移动的机会。两种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羽虱无法在丁鸟的身体上存活。

普颖芝普颖芝优质答主

鸟身上的羽虱属于寄生虫,多在鸟类繁殖期较发达,平时也常有携带,从虫的生物学上讲,一般有寄生和自生两个生物史,有的终生寄生,有些离开寄主也能存活,它们常在鸟类换羽时从残存的旧羽中生长出来。鸟类在取食时,也会用喙梳理羽毛,以清除身上的寄生虫,所以在羽区能看到羽虱不是病态。

在鸟的身上有寄生虫,特别是有吸血虫类,这是自然界的正常现象,有寄生虫就有天敌来取食它们,有了寄生虫和它们的天敌,鸟类就有机会取食到它们,作为补充营养的一部分,自然界的食物链中每一环都不能缺失,即使是很小的环节也同样会影响整个食物链。

所以如果在野外看到有寄生虫的鸟,也不需要带回家治疗,只要能正常飞翔就可以放飞。那些因为伤病无法飞翔的鸟带回家治疗后放飞即可,不提倡圈养,很多鸟儿在鸟笼里会因为不能飞翔而抑郁死去,即使是治疗后羽翼恢复健康也不能幸免。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