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野生鸟怎么养?
先说答案,如果题主想养活的话,最好放掉。 首先,鸟类的繁殖力极其强大,以常见的雀形目鸟类(麻雀、鹀、灰喜鹊等)为例,一次产卵5-6枚,孵化期14天,小雏鸟出壳后,雄雌羽翼未丰离巢时即可独立觅食。而人工饲养条件下,这些鸟类只要营养充分(食物中含有足够蛋白质且保持适量脂肪),一般都能正常发育,达到性成熟并繁衍后代。所以从某种程度说,人类在自然界中扮演了一个“保姆”角色。
其次,鸟类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在野外,它们要面对恶劣气候、凶猛禽兽和复杂环境等多种未知风险;而在人工饲养环境下,它们只需担心人类这一物种。因此许多野生鸟类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会下降,一旦接触到病原体很容易患病,甚至因为人类的疏忽导致死亡。
最后,任何动物都有寻求自由的天性,鸟类也不例外。尽管我们可能一时被它们的乖巧灵巧所迷惑,但别忘了,它们也是地球上最聪明的陆地生灵之一。长时间关在笼子里会抑制它们飞行能力的发挥,同时会导致情绪低落,精神抑郁,有些甚至会因“思凡”而绝食自杀!曾经有过驯鸽者因为没有把握鸽子返回的时间而将其活埋的悲剧。
总之,想要养小鸟又不破坏生态平衡,最好的办法就是放归自然——让它们回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场所。如果因为种种不可控原因必须囚禁时,也应尽量给它们创造一个接近自然的生存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