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狗能训练成什么样?
需要明确一点概念,所谓的‘’训练”是人为设定的行为刺激(如零食)与反应(如坐下)之间的联系。换言之,通过训练可以让犬按照人的意愿做出反应。 但这种反应是有条件的,即当满足特定条件时(如见到主人就摇尾巴=开心;听到主人叫自己名字就过来=欢迎),犬才会做出相应反应。如果不加训练,犬也会做出上述行为,只不过没有经过训练的犬对“兴奋物”的反应是不定时的。 也就是说,无论是否经过训练,狗狗都会对‘’兴奋物“(主人、玩具等等)产生相应的情绪反应,只是经过训练后,这类反应被强化了而已。
比如,在训练过程中,每当犬做出正确反应(如坐下)时,主人都给予奖励(如零食),这样在训练初期,犬就会形成“正确回应-好吃食物”的条件反射。随着训练的深入,这条条件反射的通路就会被不断强化,最终内化到犬的本能中,成为其先天具备的能力。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无论是训练还是不训练,对于犬本身来说,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因为无论是否有训练,它们都会本能地亲近人类、喜欢食物。
但值得注意的是,经过训练的犬能够更精准地判断人(或主人)心情、意图的变化,从而更精准地判断自己该如何对待这个人(即该听话、该捣蛋还是该躲着)。 不经过训练,犬只能依据以往的经验进行主观推断,进而采取相应的对策。而这种经验往往是主观且片面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只从未见过主人的小奶狗,主人蹲下来抚摸它时,它会认为主人想伤害它而吠叫,甚至咬主人。这是因为小狗根据既往经验认为“人是要害他的”...... 当然,小奶狗长大后,经过了训练,知道了主人不会伤害它后,上述情况就不会发生了。
所以从这点来看,训练确实是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犬只的先天性格(对人戒备/依赖),使它能够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与人友好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