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颜色是显性基因吗?
明确一点,颜色是形态学意义上的。 所以从遗传学角度来讲,所谓的“显性”和“隐性”指的都是“显性遗传性状”(dominant phenotype) 和 “隐性遗传性状”(recessive phenotype);而跟孟德尔的“显性”、“隐性”概念不同。 所谓显性遗传性状就是一个个体表现出的形态,如人的白眼珠(白化病)、斗鸡眼、多指等,都是显性遗传性状。
把显性遗传性状反过来说也就是,一个个体如果不表现出显性遗传性状,那么这个遗传性状就是隐性遗传性状了。 而孟德尔那套东西其实是在说,如果两个亲本都不携带某一遗传性状,那么他们所生的子代不携带这一遗传性状的概率是多少——这个概率在二倍体生物中是50%;而在四倍体生物中则是75%……这些其实都是基于“配子遗传模型”得出的理论推导结果,跟我们真实世界的“减数分裂”过程并不是完全吻合。 回到本题,题主的问题其实就是问:有没有一种可能,猫的黑色是显性遗传,而红色是隐性遗传呢?或者说,是否存在红黑两种基因型,其中黑是一种显性基因,红是一种隐性基因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比如人类的ABO血型系统中,A型血的人血液细胞表面有着独特的凝集原(A抗原),B型血的人则拥有着独特的凝集素(B抗原),而介于两者之间的属于AB型血。但是,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上并没有发现相关的基因位点。
然而,在动物体内是存在着这样的基因位的。比如在小鼠身上,红色毛发的基因就位于第13号染色体上[1],而黑色毛发基因则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当然,这里所说的基因型的显隐性与孟德尔遗传中的显隐性是一个意思。 可以说小鼠身上的这套遗传机制是非常接近人类ABO血型的。所以,当人们发现给ABO血型A(i)基因的携带者随机交配产生的孩子有出现O型血的可能时,也就很容易想到是小鼠红色/黑色毛发的遗传机理在发挥作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