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有哪几种疝气?
从网上找到的,侵删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脏器(主要是网膜和肠)通过腹壁的肌肉、韧带或筋膜形成的缺损处向体表突出而形成疝。根据发生部位分类,可分为脐疝、腹股沟疝、切口疝等; 根据病理特点分类,可分为急性疝气和慢性疝气。
1.脐疝 由于胎儿时期脐部是腹腔与外界相通的重要器官,腹腔压力的变化可影响脐部的发育,故脐部成为腹外疝的好发部位之一。临床上常见的脐疝是由于婴儿出生前卵黄囊残留所致。新生儿脐疝的发生率约为3%~4%,出生后2个月内,大部分病例的脐疝可自然闭合而不需治疗。随着年龄增大,脐疝发生的机会越来越少,6个月时少于10%,1岁时则不足5%。如果脐疝直径大于3cm,或有腹胀、便秘等情况出现,则需要及时就诊。
2.腹股沟疝 成人腹股沟区好发,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右侧多于左侧。小儿腹股沟疝占所有腹外疝的80%以上,多发生在大腿根部(即腹股沟区)。当患儿平卧并用力吸气时,可见到肿块由内向外突出,挤压肿块可回纳,同时伴有呼吸运动及咳嗽动作。
3.切口疝 多发生在腹腔手术后的切口愈合不良或感染部位。患者一般会有原发病的症状,如胆道蛔虫症可有上腹部绞痛;肠阻塞可有剧烈恶心、呕吐;腹膜炎有发热、腹肌紧张等。切口疝的典型表现为手术伤口处有一个圆形或卵圆形的肿块,质地稍硬,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楚但有压痛,肿块大小可随胃肠蠕动而改变。检查时可发现腹壁肌层薄弱,原有手术疤痕凹陷,且有明显的皱褶。如有积液存在,可因张力作用形成弧形突起的波浪状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