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宠物需要隔离吗?
疫情期间,大家对于病毒传染的警惕性都很高,但对于日常的接触并不敏感,经常会忽略一些小细节,例如打喷嚏、亲吻、拥抱,甚至是抚摸等日常接触可能会传播病毒,对于这种情况,重庆普藏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崔承英给出了建议。
崔承英告诉记者,为了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政府采取了非常严格的措施,对于进出武汉等区域的人员进行隔离,这一措施是符合相关法规的。但是,对于不在政府公布传染区的人员,日常生活当中一些行为是否也应加以限制呢?在3月18日的重庆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重庆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就解答了相关问题。
重庆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从3月18日0时起,重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由省一级调整为国家二级,并将全面恢复正常日常生活。
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儿童康复训练、学校复学等相关问题,该负责人也明确的给出了答复。
1、关于儿童康复训练
对于儿童康复训练,重庆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新冠肺炎后遗症、特殊疾病,正在开展康复治疗的患者,要恢复正常康复医疗,无特殊情况不得停止。疫情期间,儿童康复机构不得进行新病例的收治,对已收治的儿童患者,在不影响疾病康复的前提下,以远程康复为主,尽量减少线下集体康复训练活动。另外,对于在疫情期间因并发症需要进行听力检测和言语吞咽检查的,医疗机构要正常开展相关检查工作。
2、关于学校复学
重庆市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针对中小学及幼儿园复学问题,我市准备按照“学生自愿,学校同意,家庭支持”的原则,分类别、分阶段安全有序复学。对于2020届应届生毕业照拍摄、升学宴、谢师宴等有关活动,学校不得组织、参与,学生和教师均不得同意,避免不必要的聚集。
3、关于生活美容院恢复营业
生活美容院恢复营业也需满足相关条件。恢复营业前,生活美容院要做好通风、清洁、消毒和卫生管理,建立并严格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登记制度,每天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监测,避免身体不适人员上岗。在公共场所内,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口罩,提倡顾客佩戴口罩,随时进行手部消毒。顾客在店期间避免聚集,保持1.5米以上距离,安排工作人员导引顾客,做好咨询解答工作。如顾客在店服务期间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第一时间告知其在社区的医务人员,并严格按照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就医。
4、关于图书馆、博物馆、展馆等恢复营业
受疫情影响,各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公共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在春节期间均延期开放。如今,是否已经恢复营业?哪些事项需特别注意?
重庆市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3月19日,该市美术馆、博物馆、公共图书馆已恢复正常开放。为防止聚集,该类文化机构已做好相关应急预案,合理控制人流密度,实行线上分时分入预约制,并将每日接待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所有进入人员需实施体温检测,并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登记入园,从入口到岗区途中,务必全程佩戴口罩。对于近期曾去过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或与疫情严重地区人员有过密切接触,或发现自己有发热、咳嗽等感冒症状的,均不宜前往展馆场馆。
5、关于宠物隔离
疫情发生以来,多地出现宠物狗狗因疫情被隔离或被主人弃养致死的事件,那么重庆是否会这样处理宠物?针对网友们的关心和疑惑,重庆市畜牧站站长邓胜华给了大家一个肯定的回答。
邓胜华表示,对于新冠肺炎疫情,重庆市畜牧站已经发布了有关通知,要求全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做好武汉等重点疫区的返回人员,以及对其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管控。凡是来自重点疫区或途经重点疫区的动物的,要坚决不准进入重庆,对已经进入重庆的,要加强跟踪监测,监测期间不得出户。同时要求相关部门和各区县要做好各种宣传和引导工作,使相关部门、机构和个人严格执行动物防疫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不得伤害和出售、遗弃来自武汉等重点疫区或被可疑感染的动物,特别是对家养的宠物,要做好宣传和政策解释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恐慌,确保社会安全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