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越来越不听话怎么办?
虽然美国国内和国际上对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和北极对外态度存在各种争议,但是通过分析以上有关北极地区的主要外交举措,不难看到特朗普政府在北极地区推行的是典型的以军控和军备并行作为地区安全保障、以气候问题作为地区公共安全、以能源和航道作为地区合作重点的全方位北极外交。尽管与奥巴马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具有更强的“保守性”,但两者在北极政策上也存在不少相似之处。特朗普政府北极政策的“保守性”主要体现在:在北极地区军事建设上,其总体态度从消极转向积极;在北极地区环境保护上,其总体态度从积极转向消极;在北极地区制度建设上,其总体态度从主动转向被动。当然,对于美国国内的诸多北极利益攸关方而言,由于北极作为美国前行政当局所关注的少数“热点地区”之一的“特殊”地位在特朗普上台后不复存在,导致这些利益攸关方的许多北极议题和北极方案未能获得足够的政府资源以推动其落实乃至启动,这是此前美国北极舆论所长期诟病的特朗普政府北极政策的“不足”之处。
不过,从维护美国北极核心利益的长远角度来看,特朗普政府在北极地区推行的“军控和军备并行”、利用“盟友和伙伴”作为关键性力量、“美国北极利益优先”以及“有张有驰”等政策,都延续了奥巴马政府之前的诸多政策,并未偏离美国两党在北极政策问题上的“共识”。此外,从实际效果上看,与奥巴马政府过于重视北极地区制度建设而相对轻视实体建设形成对比的是,特朗普政府的北极政策虽然也重视维护以北极理事会为核心的北极地区制度,但更注重加强军队和政府的北极地区实力建设,更加注重推动北极地区利益攸关方的“协同”,并更加注重维护美国在全球气候变化等国际问题上的大国利益。这些北极政策“变”与“不变”的表象背后,隐含着具有持续性的“美式北极观”,并充分展现出以特朗普政府为代表的“美式北极观”的务实性、现实性和实用性。当然,随着2020美国总统选举周期中美国两党“党争”不断加剧,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对北极的态度将日益“政治化”,从而更加凸显两党北极政策的“分歧度”,“美式北极观”在美国国内层面的“分合”未来值得特别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