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甲壳病如何治疗?
甲壳病初期病龟甲壳表面(多数从龟背甲后部开始)出现白色小点,小点逐渐扩大,表面不规则增厚,粗糙如石灰状物,有明显凹点,容易剥落。随着病情的发展,甲壳表面溃疡,骨质外露并引起溃烂,病龟采食、运动正常,当病变扩散至头部或四肢时会影响呼吸和运动,常导致病龟死亡。引起甲壳病的病原是甲壳霉菌,甲壳霉菌主要经损伤的皮肤组织侵入引起甲壳病,病原在水体中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进行繁殖,分生孢子经伤口进入,条件合适时即产生菌丝体,在适宜条件下40-45d即可形成孢子果。
乌龟甲壳病治疗方法:
在患病初期,可将病龟置于3%来苏儿水溶液或10%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min,每天1次,连续进行数次一般可痊愈。病情严重者,可将病龟甲壳病部位浸泡在水中,用消毒后的竹片将病灶表面的附着物和坏死组织小心的刮尽,再涂上1%的结晶紫或20%的甲醛溶液,然后将病龟放在温暖、安静、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病龟甲壳处干燥,一般3-4周可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