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吃了羊肉会得皮肤病吗?
实际上,吃了羊肉、葱姜蒜、虾蟹……会发“红疙瘩”的人,很有可能患有过敏性皮炎。
过敏性皮炎指皮肤接触外界物质后发生的炎性反应,临床表现为接触性瘙痒、皮损、针头大的丘疹、疱疹,严重者可累及全身皮肤和粘膜,伴有高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一般春秋季发病较多,主要以婴幼儿及儿童多发。
常见诱因
1、食物:牛奶、巧克力、海鲜、带色素食物、鲜果汁等,是最常见的过敏源。
2、药物:口服或注射药物,如抗生素、疫苗、生物制剂等。
3、接触过敏源:植物类如苍耳、漆树、蒿草;动物类如蜂、蚊、恙、蝉;微生物类如真菌、细菌、病毒;化学制剂类如化妆品、农药、染料、香料、焦油、有机溶媒或药物;金属类如金、银、镍、汞;其它如放射线、物理热源、冷源等。是小儿接触性皮炎发病的主要原因。
4、生活品过敏:肥皂、洗衣粉、洗洁精、护肤品、护发品等皮肤直接接触用品。
5、急性肠道疾病:急性肠炎、食物中毒,高热、咳嗽、腹泻、黄疸等均可引起皮炎发生。
治疗原则
一般治疗:寻找并脱离过敏源,保持清洁,避免抓挠、洗烫、外用皮炎类药水及滥用激素制剂等刺激。
药物治疗:症状较轻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瘙痒症状重、糜烂渗出明显者,系统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维生素及葡萄糖酸钙静滴,同时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外用治疗:小范围皮损外用糖皮质激素、炉甘石洗剂;糜烂、渗出者,可用3%硼酸或1:2000黄连素冷湿敷;为避免继发感染,可外用抗菌药膏。
中医治疗:中医将药疹分为湿热、血热、脾虚挟湿证。可分别针刺、艾灸相应经络及穴位治疗。
预防建议
饮食清淡、卫生,避免进食皮疹可疑相关食物、药物,避免接触可疑过敏源及患传染性疾病,保持小儿大便通畅,常服补中益气丸、刺五加液、增力丸、党参、黄芪等、少食辛辣鱼腥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