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狗狗安乐死好吗?
狗狗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但随着狗狗的日益增加,一些文明的、科学的养犬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比如安乐死。支持的人认为:病入膏肓的狗进行安乐死是对狗的一种解脱,让狗死而不痛苦。但有些人就认为狗的一生就是为主人服务的,是属于主人,而安乐死就是谋杀。
有人将动物安乐死于安乐死病人相提并论,其实这是两种道德伦理问题,前者从属于兽医道德,后者则为人医道德,二者之间不能相互取代。有学者认为,动物安乐死应遵循3个伦理原则:第一是有益和必要的原则;第二是有良知的原则,是指对被安乐死的动物有同情、关心、爱护的态度;第三是“双盲”原则,即动物安乐死过程应不被他人看见,以减少他人的思想压力。
有人认为只有当病狗痛苦异常并且治疗已无意义时才可进行安乐死,实际上由于犬的行为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客观上很难界定病狗的痛苦程度,而且动物会由于神经受损而发生痛觉缺失或减退,因此,在对病犬实施安乐死这一棘手的伦理问题上,应综合考虑病情及宠物主人的意见。
对生命晚期、严重外伤、不治之症、有威胁生命的狂犬病等狗进行安乐死是合理的,而对年龄增大、无生命危险的狗进行安乐死是不道德的。实际上,在临床医疗中,对病危狗实施安乐死的时机选择有一定难度,过早实施安乐死可能会错失治疗良机,而实施过晚则可能会使狗更加痛苦,所以,兽医应结合病危狗的疾病、年龄和经济状况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