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与狗之间怎么传染病?
在狗病的传染过程中,病原体(病毒、细菌)经过一系列环节由传染源(患病狗)传给易感染的动物(健康狗)时,可以经过直接接触,也可以经过一定的媒介,这些传播病原体的途径与方法,称为传播途径。
一、主要传播途径
(一)空气飞沫传播许多呼吸道的传染病,如犬瘟热、犬传染性肝炎、狂犬病等,患病狗的鼻液,唾液以及由病变器官脱落的带有病原体的组织碎片,通过咳嗽、喷嚏而排出体外,以飞沫或灰尘为载体,经呼吸道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叫空气飞沫传播。飞沫和灰尘中的病原体到达新的宿主(狗体内)后,将引起新的感染。这种传播途径不但在患病狗和健康狗直接接触时进行传播,而且在一定的距离内(如1~2米),也可以把病原体传给健康狗。因为飞沫在空气中的扩散距离是有限的,所以,直接接触传染源和接触被直接污染的周围环境是主要传染因素。例如,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犬传染性肝炎等由直接接触而引起的发病,占发病犬总数的80%~90%以上。
(二)空气(灰尘)传播有的传染病,其病原体能在干燥、通风不良、温度较低的条件下长时间存活,如麻疹、水痘、结核等病毒和肉毒杆菌、炭疽杆菌等的芽孢,它们可以在尘埃中长期保持其传染性,随空气移动到一定距离后,被易感动物(健康狗)吸入体内后,可造成新的感染,这种传播途径称为空气(灰尘)传播。由于病毒或细菌芽孢在空气中飘浮距离较大,所以在发病狗和健康狗不直接接触的情况下,也易被感染。例如,炭疽在牧区呈地方性流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含有炭疽杆菌芽孢的尘埃随风流动被家畜吸入肺内而发生炭疽。又如肉毒梭菌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但在牧区,有相当一部分牲畜是通过吸入含有肉毒梭菌芽孢的尘埃造成感染而发病的。由于这种传播途径具有一定的条件,因此并不是所有能够经由空气(灰尘)传播的疾病,都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造成流行,只有在条件合适时才能造成流行。如在气候潮湿、高温多雨地区或季节,炭疽一般也不会发生和流行。
(三)经水传播主要是指痢疾、霍乱等通过被病原体污染的水传播而造成发病。在一般情况下,水和流行过程无直接关系,主要是作为病原体的贮存场所。由于在水中,病原体不能增殖,一般存活期也较长,所以,水源被一次污染后,在较长时间内可以成为流行因素。
(四)经食物传播主要指动物通过吃了有病原体污染的食物而发生疾病,如细菌性食物中毒、炭疽、肉毒梭菌中毒等。通过这种方式传播的疾病,发病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可以是一人或少数人(散发病),有的却可以造成小流行。例如一群或几群狗吃了被污染的肉类食品后而发病。
(五)经其他动物传播许多病,既可以感染人和一些动物,也能在动物之间互相感染。由鼠或鼠类动物传播的疾病称为鼠型传播,主要有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斑疹伤寒、斑点热等;由主要储存于某些动物宿主体内的病原体引起人类或某些动物发生疾病的叫野源型传播,主要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森林脑炎、登革热等;由家畜或家禽传播的疾病,如炭疽、布鲁氏菌病、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叫家畜传播。由于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复杂性,有时几种传播途径可以同时参与疾病的传播,而且常常互相交错地发生作用,使疾病传播得更快,危害更大,流行更加严重。例如:狂犬病,健康犬往往是通过被患病犬损伤而感染患病的;在有犬瘟热存在的环境中,饲养管理人员在护理了病犬后,又去喂养健康犬时,可以通过手、衣服、鞋袜等接触传染给健康犬;一些传染病的病原体,可以在土壤和污水中长期存活,当其他狗接触了这些被污染的土壤和污水时,也会被感染而发病。
总之,在流行过程中,传染源、传播途径以及易感狗这几个环节是相互连接、缺一不可的,只要切断其中一个环节,流行过程就会被阻止。因此,在防止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