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总是掉毛缺什么?
首先,排除生理性的掉毛——换毛季(春夏之交或秋冬之交),猫猫为了适应环境而自行脱掉的毛发;病理性掉毛,比如真菌感染(猫癣)、寄生虫感染等引起的过敏现象,需要看医生吃药物才能解决。 其次,再来聊聊营养的问题。
猫咪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很高,必须从饮食中不断获取,不然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死亡! 而目前市场上的猫粮,不管是高档的还是低廉的,都是按照猫的营养需求配制的。所以只要按时按量喂食,基本不会缺乏营养。 但是,如果铲屎官给猫咪自制了美食大餐,就可能由于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导致猫咪掉毛。 比如说,长期只吃荤不吃素或者只吃素不吃荤都会造成猫咪营养不良,皮毛缺少必要的营养成分而无法健康生长。 再比如说,给猫咪吃了过量的盐分,也会导致掉毛。 这是因为猫咪身体对于食盐的代谢能力很低,吃多了容易中毒! 所以,除了喂主食罐头外,不要给猫咪吃人吃的食物,特别是含盐量的菜肴。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营养品并不是必需的。比如说各种钙片、维生素、鱼油等等。正常喂养猫咪,不挑食不偏食,营养均衡,基本上不用额外再补充什么营养品了。 如果真要补,也得选择大品牌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别以为贵的就是好的,某些昂贵无用的垃圾产品反而会影响健康。
掉毛是猫科动物的一种自然新陈代谢的正常生理现象,就像人皮肤上时刻有死皮掉落一样。人的皮肤平均1平方厘米的面积上大概有50~70根毛发,而狗狗和猫咪等的皮毛在相同面积内则达到500~1000根,也就是10倍左右的差距,并且动物的毛发以平均每月1/4的速度更新生长。
掉毛有正常与不正常的区别。正常的掉毛主要表现在季节变化时,春、秋两季,由于温度、湿度的变化刺激,老毛脱落,新毛长出。不正常的掉毛,则多是因为健康出了问题或者真菌感染、皮肤病、内分泌失调、饲养管理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不正常的掉毛表现
局部掉毛
一般是皮毛的某个部位或多个部位断发,没有长毛,看上去像斑秃一样,触摸毛根有断发感觉,这是由于猫皮肤瘙痒和摩擦、啃咬引起。导致瘙痒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寄生虫感染,真菌感染,细菌感染,皮肤过敏和皮肤病等。这些疾病都会导致猫咪抓挠和啃咬皮毛引起大面积掉毛。
块状脱毛
当猫咪脖子下方、前胸下方、大腿内侧、肛门口等皮毛褶皱处的毛团结、油腻、皮毛干枯、无光泽甚至皮肤瘙痒、疼痛、皮毛脱落,出现块状的脱毛,就是严重的真菌感染所致。主要症状有皮毛块状脱落、皮肤瘙痒疼痛、皮毛油腻、皮毛干枯无光泽、有难闻臭味等。
全身性掉毛
当猫咪的皮毛如虫蚀状无规则、发白、枯黄、无光泽且瘙痒难耐、皮肤红肿、脱毛、有难闻的臭味、体重减轻等症状,多为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掉毛,如:真菌感染、内分泌紊乱、严重皮肤病、营养不良等。